16年接續奮斗,浙江的千山萬水更加美麗動人;
16年跨越發展,浙江的千鄉萬村更加充滿活力。
2003年,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深入調研、準確把握浙江“三農”工作和城鄉關系階段性特征基礎上,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親自點題、親自謀劃、親自部署推動了“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以下簡稱“千萬工程”)。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每年主持召開全省現場會,親自抓推動抓落實,帶動各級各部門上下同心、形成合力。離開浙江后,他依然牽掛著“千萬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4次作出重要指示,“千萬工程”在習近平總書記直接關懷下不斷取得新成就。16年來,浙江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持續深化“千萬工程”,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2018年9月,“千萬工程”以扎實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建設成就,獲得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浙江“千萬工程”自2003年啟動以來,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圖為風景如畫的杭州市桐廬縣舊縣街道合嶺村。 浙江省農辦供圖
舉一綱而萬目張。在“千萬工程”孕育之時,習近平同志就高瞻遠矚地把“千萬工程”定位為推動農村全面小康建設的“基礎工程”、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工程”、優化農村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16年來,“千萬工程”不僅給浙江農村帶來了環境革命、生態革命,更帶來了農業發展方式革命、農民生活方式革命。
回首16年的實踐探索歷程,今天的浙江人民更深切地體會到“千萬工程”的實踐價值和時代意義,更深刻地領悟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以廣闊視野、非凡魄力啟動這項工程的戰略謀劃和為民情懷。作為一項關系萬千鄉村振興、關系千萬群眾福祉、關系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決策,“千萬工程”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問題的深刻關切、對發展問題的深入思考、對“三農”工作的遠見卓識;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為人民領袖深厚的民生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擔當、作為偉大改革家的巨大勇氣和嚴實作風。“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浙江的生動實踐。
一
人民群眾最關心什么,就做什么。
“千萬工程”是為群眾謀利益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這一工程的啟動和實施,是從收集群眾訴求、捕捉群眾需求,再到解決群眾痛點、滿足群眾意愿的政策形成機制、工作推進機制的典型代表。
本世紀初,浙江農村鄉鎮企業迅猛發展,“村村點火、戶戶冒煙”,但隨之而來的是環境“臟、亂、差、散”問題日益突出。這不但制約著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也威脅著人民群眾健康,人民群眾對環境問題的反映日益增多。
2002年,習近平同志剛到任浙江,就深入基層察民情、聽民意、訪民憂,在短短118天里,跑遍了11個市,走訪了25個縣。在察訪中,農村環境問題逐漸“浮出水面”,成為習近平同志關注的重點。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情況后,習近平同志指出:“浙江農民富,創業的人多,房子造得好,但浙江農村的污水、蠅蟲、垃圾也多。浙江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依然存在。”群眾對整改農村環境的意愿十分強烈。人民群眾最關心什么,就做什么!“千萬工程”的重大決策,就這樣在習近平同志心中構畫而成。
舉旗定向,謀篇布局。2003年6月5日,習近平同志親自召開動員大會,對“千萬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從全省選擇1萬個左右的行政村進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個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改變萬千鄉村面貌、造福千萬浙江農民的“千萬工程”從此拉開帷幕。
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扎實推進。16年來,“千萬工程”從垃圾收集、村內道路硬化、衛生改廁、河溝清淤、村莊綠化,向面源污染治理、農房改造、農村公共設施建設拓展,從一處美向全域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環境美向生活美轉型,走出了一條示范引領、整體推進、深化提升、轉型升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的新路徑。
之江大地上,流傳著眾多“美麗轉身”的故事。
曾經的“水晶之都”浦江縣,家家戶戶建水晶作坊,污水直排,嚴重污染了河流。痛定思痛,浦江掀起一場水晶產業整治雷霆行動,摘掉了“全省最臟縣”的黑帽子。浦陽江重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秀美風光。
曾經的“生豬大縣”海鹽縣,境內河道眾多卻污染遍布,不少村子存在“奔馳寶馬狂奔在豬糞堆里”的景象。海鹽縣開展“生豬養殖業減量提質轉型升級”行動,引導養殖戶走上轉產轉業、綠色發展之路,江南水鄉重現生機。
群眾口碑是檢驗政策效果最好的試金石。在浙江,廣大農村群眾對“千萬工程”由衷擁護、有口皆碑,認為“千萬工程”深刻回應了他們的關切和期盼。
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走進安吉縣天荒坪鎮余村,竹海搖曳,綠水逶迤,令人沉醉。在啟動“千萬工程”兩年后,習近平同志來到余村考察,高度評價余村下定決心關閉“高收入”的礦區、全面走綠色發展之路的做法,并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余村調研的9天之后,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發表文章,進一步闡釋道:“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發表演講并回答提問時,將這一理念完整闡述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不僅深刻揭示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辯證關系,更是我們黨對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模式認識的又一次升華。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扒f工程”16年的實踐與發展,讓今天的浙江人民對習近平同志當年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更加切身的體會。
——天藍水清,農村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千萬工程”以治理好涉及千家萬戶的“關鍵小事”為切入口,掀起“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廁所革命”,使廣大鄉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目前,浙江實現了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處理體系建制村全覆蓋,61%的建制村實施了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干凈整潔成為全省村莊的常態。510萬戶農戶生活污水實現截污納管,90%建制村、74%農戶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鄉村劣五類小微水體基本消除,廣大農村水變干凈、塘變清澈。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9.65%,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98.55%,大多數農戶家庭用上了抽水馬桶。
——村潔景美,美麗鄉村不斷升級。“千萬工程”從創建示范村、建設整治村,以點帶線、連線成片,再到全域規劃、全域建設、全域提升、全域管理,把農村打造成為“大花園”。
以“點”帶動,全省創建美麗庭院60多萬戶,用“家的小美”推動了“村的大美”。以“村”驅動,全省創建精品村、特色村2000多個,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樣板。以“鎮”牽動,全省完成1000多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補齊了美麗城鎮建設短板。以“線”推動,全省創建美麗鄉村風景線500多條,把美麗“盆景”串成了道道靚麗風景。以“縣”聯動,全省創建美麗鄉村先進縣58個、示范縣23個,以星火燎原之勢實現了鄉村全域美麗。
——業興民富,生態紅利加速釋放。實施“千萬工程”,不僅要精心呵護好綠水青山,讓環境好起來、農村美起來,更要想方設法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讓產業跟上來、農民富起來?!扒f工程”把村莊整治與發展經濟結合起來,以業為基,抓好發展強村、反哺富村,實現了“美麗資源”向“美麗經濟”的有效轉化,走出了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興村富民之路。
浙江“千萬工程”以治理好涉及千家萬戶的“關鍵小事”為切入口,掀起“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廁所革命”,使廣大鄉村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現天藍水清的美麗景象。圖為湖州市德清縣下渚湖街道塘涇村的村民舉行潑水祈豐年活動。 浙江省農辦供圖
如今的浙江農村,鄉村旅游、養生養老、運動健康、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杭州的“農家樂”、象山的“中國漁村”、德清的“洋家樂”、安吉的“民宿經濟”、龍泉的“青瓷小鎮”等一批浙江鄉村品牌享譽省內外。飛地抱團、股份合作、產銷幫扶……村莊的經營路子也越走越寬,一大批昔日的窮山村、污染村,蝶變為現在的富裕村、幸福村、美麗村、善治村。截至2018年底,浙江85%以上省定集體經濟薄弱村年經營性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總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
原來以售賣毛竹為主的安吉傾力建設“美麗鄉村”,開啟了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全新發展路徑。如今,美麗經濟已成為安吉的靚麗名片,綠水青山轉化成更多金山銀山。2018年,全縣旅游總收入324.7億元,同比增長15.1%,鄉村旅游直接營業收入22.4億元,同比增長21.7%。安吉年財政收入從2005年的7.8億元,猛增至2018年的80.8億元。
曾經是浙江欠發達地區的麗水,將鄉村產業發展與呵護山山水水結合起來,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快速發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曾先后8次到麗水視察,贊嘆這里“秀山麗水、天生麗質”,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麗水來說尤為如此”。麗水人民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囑托,大力培育優質農產品“麗水山耕”品牌,提升傳統村落和傳統民居“麗水山居”品牌的影響力,增強歷史文化村落“麗水山莊”品牌的親和力,2018年麗水農民收入增長10.2%,增幅連續10年居全省第一。如今麗水已經徹底摘掉“欠發達”的帽子,成為“綠色發展、生態惠民”的先行區。
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強不強,數據最有說服力:“千萬工程”啟動之始,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僅為5431元,2018年,全省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7302元,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036:1,城鄉發展差距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小。農村公路等級公路比例達99.7%,建制村客車通達率100%。在全國各省區中率先實現縣(市、區)域范圍內城鄉低保同標。所有縣(市)建成至少一所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公辦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達標率分別達到95%和89.9%,基本形成“2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16年來,“千萬工程”累計讓3000萬人口受益,為浙江農村地區轉型發展趟出了一條新路。
三
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規劃先行、完善機制,突出重點、統籌協調。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多次指出,“千萬工程”的決策和指導思想要科學,建設思路和建設內容要科學,建設機制和建設方式要科學,領導方式和工作方法要科學。
正確的決策來自對省情的深刻認識、對規律的準確把握、對人民意愿的充分尊重。在“千萬工程”推進過程中,習近平同志多次叮囑,浙江各地的自然差異和經濟差異較大,山區、平原、丘陵、沿海、島嶼各不一樣,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郊和純農業村莊也不一樣,加快村莊整治和環境建設,不能盲目崇洋、崇大、崇快;不能千篇一律,不要“一刀切”,必須因地制宜。
——16年來,浙江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不同地形地貌,按照村莊功能定位、區位條件、產業特色、人文底蘊、資源稟賦,分類確定村莊的建設模式、發展方向,建設了一大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人文特點的江南水鄉、海島漁村、山鄉村寨,構建了“一村一品”、“一村一韻”、“一村一魂”的美麗鄉村生動格局。
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的聯系點,當年是典型的窮山村。習近平同志4次到下姜村具體指導強村富民工作,殷殷囑咐鄉親們保護好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高效生態農業。下姜村人民始終牢記習近平同志的囑托和教誨,實施人居環境整治,突出生態保護,引入垃圾分類智慧化系統,提升管控下姜村沿湖沿線建筑風貌,打造“白墻灰瓦”獨具韻味的“淳派民居”村落;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如今的下姜村環境優美、產業興旺,先后被評為省“森林人家”、“美麗鄉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美麗村。2018年,下姜村實現村集體經濟總收入198.2萬元、經營性收入110.8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37元,共接待游客46.2萬人次。富裕起來的下姜村人感恩奮進,引領和帶動周邊更多村莊、更多農民致富。
在推進“千萬工程”建設中,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歷史文化村和古村落的保護利用,提出要正確處理保護歷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系,使傳統文明與現代文明達到完美的結合。浙江按照“一年成型、二年成品、三年成景”的要求,率先開展了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工作,一批破舊損毀的古建筑得到搶救修復,一批瀕臨失傳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記憶符號得到挽救,一批瀕危和損毀嚴重的古村落重新煥發了生機活力?,F在浙江的歷史文化村和古村落成為農村傳統文化的活態傳承載體,成為詩畫江南最有韻味的景觀。
——16年來,浙江堅持規劃先行、完善機制,城鄉整體謀劃,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導機制。
塑有規劃。按照“縮減自然村、拆除空心村、改造城中村、搬遷高山村、保護文化村、培育中心村”的要求,有序開展行政村規模調整工作,全省建制村由2003年的近4萬個縮減到2018年的2.47萬個,形成以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龍頭,村莊布局規劃、中心村建設規劃、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規劃、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規劃為基礎的“1+4”縣域美麗鄉村建設規劃體系。
建有依據。示范村以“村美、戶富、班子強”為標準,明確基層組織、發展經濟、精神文明、環境整治等方面標準;整治村以治理“臟、亂、差、散”為重點,實現環境整潔、設施配套、布局合理。
育有特色。浙江各地根據規劃藍本,科學確定本村整治目標任務,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設程度、推進速度與財力承受度、農民接受度的關系,建成了一大批“生態村”、“民俗村”、“花園村”、“文化村”。農村不僅變得干凈美麗,而且充滿溫度、各具韻味、富有活力。
——16年來,浙江堅持突出重點、統籌協調,從最初解決群眾反映最強烈的臟亂差問題抓起,逐步延伸到鄉村風貌、農村經濟、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等方面,再到努力解決城鄉之間以及農村內部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標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提升,內容隨著農民群眾需求升級而發展,內涵隨著時代變化而豐富。
從抓好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河道凈化,拓展到農房改造、歷史文化村落保護、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發展鄉村經濟以及鄉風文明、鄉村治理等領域,“千萬工程”推動了從人居環境整治向農村全面發展邁進。
垃圾處理從陳年垃圾清理、集中收集向常態保潔、分類處理、資源化利用轉變;污水治理從整治直排亂放、黑臭水體向全面截污納管、達標排放轉變;衛生改廁從消滅露天糞坑、簡易旱廁向抽水馬桶、生態公廁轉變;農房建設從赤膊墻粉刷、危舊房改造向農房設計、浙派民居轉變;村容村貌從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向全域整治、風貌提升轉變。如今,浙江垃圾分類又有了新的目標,那就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無害化處置,全部消滅農村露天垃圾池等敞開式收集場所和設施,到2020年實現資源化站點、回收站點在分類區域全覆蓋。
四
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久久為功不停步。
堅持“一把手”親自抓。浙江省委堅持發揚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的好傳統好作風,堅持把“千萬工程”列為“書記工程”,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聯系一個村制度,抓點做樣、示范帶動,形成“五級書記”共抓共管的推進機制。
堅持各方協同抓。各級均成立“千萬工程”領導小組,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職能部門實施、多方共同參與的工作推進機制。發動農村廣大群眾投身到“千萬工程”建設中來,讓農民群眾成為“千萬工程”的主體。
堅持分級聯動抓。建立分級負責制,把“千萬工程”納入黨政領導績效考核,切實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在具體職責分工上,明確省級主抓頂層設計、指導服務、督促落實;市縣主抓統籌協調、整合資源、組織實施;鎮村主抓落實政策、具體實施、建設管護。
浙江“千萬工程”從抓好道路硬化、路燈亮化、衛生潔化、村莊綠化、河道凈化開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和農村生態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圖為杭州市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村民在干凈整潔的村莊里騎行。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攝
16年接續努力,“千萬工程”持續發力,不斷躍升,從示范引領、整體推進,到深化提升、轉型升級,為浙江高質量、均衡性發展和美麗浙江建設鋪開了時代畫卷。2017年,浙江首次提出謀劃實施“大花園”建設行動綱要,按照全域景區化要求全面推進美麗城鄉建設。2018年,啟動創建千個鄉村振興精品村、萬個美麗鄉村景區村,開啟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
16年孜孜以求,“千萬工程”深化拓展,不斷豐富。從塑形到鑄魂,11059家農村文化禮堂傳承鄉土文化、弘揚現代文明,成為農村“文化地標”、農民“精神家園”,讓浙江鄉村不僅美在山水生態、村容村貌,更美在鄉風文明、人文內涵。從美麗生態、美麗經濟到美麗生活,城與鄉的界限日益模糊。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更加便捷,基本形成農村30分鐘公共服務圈、20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
16年持續推進,“千萬工程”不僅改變了農村環境,也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經在全省廣大鄉村化風成俗,“潤物細無聲”?,F在的之江大地不僅有眾多的河長、湖長、林長、田長,還有更多自愿參與的“河小二”、“池大爺”、“塘大媽”、“垃圾管理員”、“護綠小衛士”,各級婦聯、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在廣大群眾中深入開展美麗庭院、美麗家庭、美麗家風創建活動……綠色文明新風勁吹希望的田野,凝聚成為浙江共建共享生態文明的全民實踐。
浙江“千萬工程”啟動以來,在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也大力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高鄉村精神文化水平,全面提升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圖為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在傳授剪紙藝術。 浙江省農辦供圖
五
在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實踐中,“千萬工程”接著干!
浙江“千萬工程”給浙江大地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創造的成就是歷史性的,形成的影響是國際性的。面對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形勢新任務,浙江省委鏗鏘有力地給出了回答:打造“千萬工程”升級版,始終把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放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浙江的突出位置;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干在實處永無止境,走在前列要謀新篇,勇立潮頭方顯擔當”的新期望,拉高標桿、繼續前進,高水平推進“千萬工程”建設;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愛和黨中央的重托轉化為使命擔當、轉化為工作動力、轉化為實際行動。
之江大地上,一幅更加宏大、更加絢麗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突出城鄉融合,形成“全域秀美”的格局。堅持規劃引領、城鄉統籌、區域協調、陸海聯動,高質量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全面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全省域全領域全方位打造美麗浙江。
加快綠色發展,強化“生態富美”的支撐。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推動生態環保有效投資,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培育新經濟,壯大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大幅降低能源、土地、水等消耗強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培育現代農業萬億產業經濟,發展農村電商等美麗經濟。完善綠色發展指標體系,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子。
下足繡花功夫,追求“景致精美”的卓越。不急不躁,專心用心,傾力傾情,做到管用好看,經得住風雨洗禮,經得起腳步丈量。善于創新創意,像寫詩作畫那樣去規劃去設計,精益求精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注重內外兼修,提升“心靈之美”的內涵。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生態文化建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推行綠色消費、綠色出行。廣泛開展群眾性生態文明創建活動,把“垃圾革命”、“廁所革命”、“污水革命”等作為崇尚自然、改變習慣、樹立新風的抓手,大力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引導人們愛美愛環境,切實凈化心靈。
勇立時代潮頭,敞開“合作共美”的胸懷。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結合對口支援和幫扶工作,推進美麗建設互鑒共享。學習借鑒各國生態文明建設經驗,同時也為世界提供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浙江樣本。
當前,浙江正全面啟動新時代美麗鄉村達標創建行動,全面開展“百鎮示范、千鎮美麗”工程,在浙山浙水之間繪就天藍水凈、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美麗鄉村(篆刻) 舒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