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這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寫的詩句。意思是說,您不要以為宜春離京城太遠,那里江山如畫,風光宜人。可誰曾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曾使這里的山水美景“與世隔絕”而無人問津。
沒有良好生態就沒有美好生活。坐落在宜春市袁州區溫湯鎮的水口村,曾因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環境閉塞,成了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村民們長期處于靠天吃飯的半貧困狀態,梯田、毛竹成了村民的“保命”線,部分村民想盡辦法舉家外遷。當年600多人的水口村,前些年只剩百余老弱婦孺居住于此。
水口村黨支部書記劉平華為之苦思冥想:如何讓這群山環繞、茂林翠竹、小橋流水、風光旖旎的綠水青山變成 “金山銀山”,讓這里的貧困村民變得 “笑逐顏開”?
為扭轉這一頹勢,2013年起,水口村黨支部提出,依托原生態美景和千年古村的民俗文化底蘊,引國人關注,向世人亮相,激活這一獨家資產,走上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相結合的發展之路。
要致富,先修路。劉平華帶領村黨支部籌資籌勞修建道路。截至2016年,水口村共修了硬化公路12公里。路通了,人氣和財源便能流入水口村。隨著明月山旅游不斷升級發展,結合水口村的自身實際,劉平華又因地制宜組織村民成立合作社,瞄準鄉村旅游之路,開辦農家樂。
“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干凈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習近平總書記的動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健康先行。水口村位于江西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西南方向,這里擁有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富硒水、富硒土質的優勢。來這旅居的江蘇籍姜先生打趣地說道:“我是17年的糖尿病患者,8年前開始用胰島素。如今在溫湯鎮,天天飲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富硒溫泉水,血糖值也從餐后8—14降至7—10mmol/L。”
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美麗的田園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近年來,水口村發展做強鄉村旅游,繼而推進旅游富民。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幾年光景,水口村就開辦了35家農家樂,成了上海、浙江、湖南、福建等周邊城市周末游的好去處。
圖為溫湯鎮水口村全貌 宜春市委宣傳部供圖 袁偉強/攝
說到水口村的今非昔比,出生時即被親生父母因貧困而遺棄的村民曾艷感觸頗深。養父早逝,家無頂梁柱,曾艷與養母曾春秀相依為命,家庭條件十分困難。2014年,曾艷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后,在村黨支部和幫扶干部的努力下,曾春秀被安排到鑫樸源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務工,曾艷則養起了土雞、種上了蔬菜。借助水口村的旅游東風,今年7月,曾艷的農家樂終于開張了。由于菜品新鮮實在、服務周到親和,前來就餐的游客絡繹不絕,美味的農家菜肴吃出了健康,曾艷一家看到了希望:人可以窮,但志不能短,我相信通過不斷努力,讓前來的游客吃上有機蔬菜、散養的土雞,日子會越來越好!
去年,水口村累計接待游客超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800萬元。從前要求遷戶異地的村民都爭先恐后地回村發展。宜春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溫湯鎮原黨委副書記焦靜回憶道:“當年由于水口村貧窮落后,劉平華每次去鎮里開會,總是選后排不起眼的角落坐,生怕被點名發言;如今水口村富起來了,百姓的身體也更加健康,劉平華也‘抖起來’了!”
沒有過硬作風就沒有優良黨風。在“黨建+新農村建設+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的模式下,水口村持續發力,由全村黨員干部帶頭,引領全體村民投資投勞,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及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黨組織在推進“秀美鄉村建設”中發揮了大作用。
水口村今天一點一滴的變化發展,都離不開富民政策,也離不開黨建引領。水口村一方面抓好黨的建設、黨員學習、村民培訓,常態化開展水口文旅培訓班,提升村民素質;另一方面,在工作和發展中找問題,召集全村廣大黨員干部集思廣益,收集意見、找準存在的問題,列出清單、分類討論,做到能及時解決的立行解決,一時不能解決的限時解決。
風雨過后見彩虹,水口村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有序發展農家樂等涉旅行業復工復產。一個充滿生機的美麗鄉村正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各方來客。
調研手記: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囑托:要加快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這些年,江西扎實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全國領先,給子孫留下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溫湯鎮水口村是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