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發表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文章強調,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當代中國文化的根基,是維系全世界華人的精神紐帶,也是中國文化創新的寶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以自強不息的決心和意志,篳路藍縷,跋山涉水,走過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體的發展歷程。我們黨歷來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待中華民族歷史,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章指出,要加強多學科聯合攻關,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更多成果。深化研究中華文明特質和形態,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建設提供理論支撐。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民族復興立根鑄魂。推動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本刊配發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的編輯部文章《新時代中國文明歷史研究的根本遵循》。
本期刊發的楊潔篪同志的文章,闡述以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導,深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精神,本期刊發了一組文章: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文章,介紹館藏珍品,對守護好、傳承好、展示好中華文明優秀成果作出闡釋;河南博物院的文章,以中原文物展示中華文明;良渚博物院的文章,介紹良渚古城遺址這一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三星堆博物館的文章,闡明三星堆遺址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例證;王巍的文章,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成果及啟示作出闡釋;朱誠如的文章,闡述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理念的歷史傳承;新華社記者的紀實報道,生動記錄習近平總書記的“文化足跡”。本刊評論員文章,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一國兩制”實踐新篇章作出闡釋;本刊記者“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系列報道,繼續以“小故事”展示新時代的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國家統計局發布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開放發展篇)統計圖表,輝煌成就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