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一流強港”加速進發
《求是》雜志記者 魏天舒 浙江日報記者 翁 杰
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的12層室外平臺上舉目遠眺,一片繁忙景象:11個世界級深水泊位依次排開,超300條國內國際集裝箱航線在此交匯,一艘艘巨輪來去自如,每一秒鐘就有一個集裝箱在這里進出港口。
2020年3月2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指出“港口是基礎性、樞紐性設施,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堅持一流標準,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寧波舟山港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深入實施一體化發展,以數字賦能突破傳統港口發展瓶頸,打造新發展格局下的戰略樞紐,向著“世界一流強港”加速進發。
一體化:創造“1+1>2”效應。20年前,寧波港年集裝箱吞吐量還不足200萬標準箱,只排全國第九;舟山港陸域腹地小、岸線資源多,群島孤懸海外,黃金岸線“待字閨中”。兩港雖處同一海域,使用同一航道,但港口的規劃、建設、營運、管理卻相互分割,岸線資源難以優化配置。
加強寧波與舟山的聯合,逐步推進寧波港、舟山港的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時謀劃推動、牽線“聯姻”的。2005年12月20日,寧波-舟山港管理委員會掛牌成立,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前往揭牌。2006年12月27日,寧波-舟山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700萬標準箱,他又親自到場啟動了第700萬箱起吊按鈕。2018年5月1日起,《中國港口代碼》中涉及港口名稱“寧波-舟山”的文字全部修改為“寧波舟山”。這一杠的消失,標志著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邁出了新的一步。
如今,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不斷往縱深推進,管理差異的“死角”逐漸歸零,區域港口一體化改革正向著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更深維度推進。2021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已超12億噸,連續13年蟬聯世界第一;年集裝箱吞吐量首破3000萬標準箱,穩居世界第三。
數字化:鍛造一流強港“硬核”力量。梅山港區遠程控制室里,寧波舟山港第一位龍門吊女司機田萍武輕輕撥動手柄,操控著遠在3公里外堆場的龍門吊。“這套智能化龍門吊操作系統,集成了視頻監控、精確定位、物聯網、PLC控制等技術,相當于將駕駛艙搬到了電腦上,實現遠程操作。”田萍武告訴記者。
作為寧波舟山港打造智慧港口的先行地,建設中的梅山港區已經實現近四成的裝卸、運輸、調度等全流程自動化,指定區域內實現全無人化作業。“去年,我們自主研發的集裝箱碼頭生產操作系統在梅山、穿山、金塘等集裝箱港區覆蓋,結束了國內‘千萬級’碼頭依賴國外操作系統的歷史,還大大加速空箱流轉,成為破解疫情下一箱難求、艙位緊缺局面的關鍵一招。”港口相關負責人說。
圖為船來貨往的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 浙江省海港集團供圖 湯健凱/攝
2021年8月,寧波舟山港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劇烈沖擊,依托“港口大腦”系統,僅兩天就重整了全港生產計劃,通過臨時調度船舶和專班作業人員,確保大船快進快出,保障物流暢通。與國外嚴重滯港、等泊時間長達幾周相比,這里不到一天就能讓大船進港裝卸。
新坐標:打造聯通海陸新樞紐。2021年8月,一列滿載3200余噸鐵礦石的專列駛入蘭州市駱駝巷站,寧波舟山港鐵礦石水鐵中轉業務挺進西北內陸。兩年來,依托緊密聯盟協作關系,來自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高品位鐵礦石,經鼠浪湖碼頭混礦作業后,依靠寧波舟山港強大的江海聯運能力,源源不斷地被輸送至全國各大鋼企。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指出:“寧波舟山港率先恢復生產,對推動我國企業復工復產、恢復物流體系、恢復全球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寧波舟山港地處南北和東西航道交匯點,是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戰略支點,地位舉足輕重。在抗擊疫情這場世紀大考中,寧波舟山港化危為機開新局,做大做強以江海聯運、海鐵聯運和海河聯運為特色的多式聯運體系,實現東西雙向開放,海陸聯通發展。
“2020年4月,鐵路穿山港站投用,我們港區就此實現鐵路與海運的‘無縫連接’。”寧波北侖第三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方劍波告訴記者,港站作業班列已從當初每天1班,升級到現在的每天10班常態化運行,內陸最遠延伸至重慶。如今,寧波舟山港已經有三大港區直通鐵路,海鐵聯運業務已輻射至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2個地級市,覆蓋了全國近一半的海鐵網絡。
記者手記:
從寧波、舟山兩港,到寧波-舟山港,再到今天的寧波舟山港,名稱的變化,見證了世界第一大港不凡的發展經歷,印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遠見卓識。今天,寧波舟山港已經成為銜接服務中西部廣大腹地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戰略支點,“世界一流強港”的夢想正一步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