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勞動者及其家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就業作為民生頭等大事,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創業,使老百姓的飯碗越端越穩、勞動收入穩步增長,推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安徽省創新打造“三公里”就業圈,通過合理布局就業公共服務網點,促進勞動者在“家門口”享受就業服務。圖為2024年4月16日,淮南市田家庵區黎明社區開展“三公里”就業圈政策宣傳,促進社區勞動者就業。淮南日報社供圖 付莉榮/攝
目前,我國就業人數7.4億人,超過發達國家就業人口總和。城鎮就業人數由2012年的3.7億人增加到2023年的4.7億人,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300萬人。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2012年增加22708元。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把增加就業作為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從資金、政策、服務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貧困人口務工規模從2015年的1227萬人增加到2020年的3243萬人,2/3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主要靠外出務工和產業脫貧。加強就業兜底保障,累計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6532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超過2100萬人。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七成、脫貧家庭收入的八成,都來自工資性收入和經營性收入。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勞動者收入的大頭靠就業創業獲得。這些都充分體現了我們黨的宗旨和使命,始終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堅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場和價值追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擴大就業和增加收入,努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詳見: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文章《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寶貴經驗》
(策劃:侯亞景 審核:吳強 監制:王兆斌)